【黨員談黨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爭做新時代奮進青年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概括了偉大的建黨精神,即“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既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也是我們每一個青年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的力量之源。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百年前,正是一群對共產主義懷有遠大理想的熱血青年,為了拯救積貧積弱的中國,為了挽救多災多難的人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至此,中國革命才有了中堅力量,中國人民才有了穩定依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經過百年的接續奮斗,在中華大地上書寫了輝煌壯麗的華章,這一切成績的背后都源自真理和理想的力量。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終身的信仰去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需要我們把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在心,責任勇擔在肩,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學思踐悟,深學篤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奮勇拼搏、勇當先鋒。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就是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新的征程中難免會遇到諸多艱難險阻、風險挑戰,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要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英雄氣概,在面臨錯綜復雜的環境和艱巨繁重的任務時做到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盡責盡力、主動作為,迎難而上、攻堅克難。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就是要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牢記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增進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對于教師來說,就是要做到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切實以學習者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祖國培養一大批有知識、有品德、有理想、有作為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積極做偉大建黨精神的宣傳者和踐行者,立足本職工作,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