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國家人口變化將影響教育政策方向
近日,馬來西亞教育部和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舉辦了亞洲教育規劃培訓與研究機構網絡組織政策研討會,會議以“人口變化:對教育政策和規劃有何影響”為主要議題,討論人口變化如何影響亞洲的教育制度,同時也對各國結合人口變化因素制定教育政策和規劃的能力進行了分析。
在亞洲地區,人口的快速發展變化是一個越來越重要和復雜的議題。包括中國、日本和韓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正呈現社會老齡化的趨勢,而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勞動適齡人口的比例也在下降。就教育制度而言,隨著青年人口的下降和家庭的遷移,教育資源分配政策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如農村或內陸城市學校的關閉或兼并。這使各國改善學習成果和終身學習政策,以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另一方面,亞洲地區越來越多的國家,如孟加拉國、印度和尼泊爾,勞動適齡人口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雖然這些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基礎,但不同國家、地區、社會和種族群體之間存在差異,這就要求在教育規劃和資源配置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此外,也須加快創造就業機會,不斷審視學校所教的技能類型。人口遷移將成為一個國家教育投資的重要參考。
研討會上,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牽頭的區域比較研究項目結果發布,涉及3個國家在過去幾十年中的人口變化情況和教育政策分析。其中,韓國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經濟最為發達的成員國之一,同時也是全球老齡化最快的國家。教育投資優先事項是其關于保持生產力水平和福利收益的公共政策辯論的核心。馬來西亞正處于人口轉型的晚期階段,區域層面招生模式的變化為教育服務帶來新的挑戰,而它對勞動力市場轉型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印度是勞動適齡人口增長中的“年輕”國家,為了從“人口紅利”中受益,工業化和勞動力市場政策需要得到合理的教育培訓政策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