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深度觀察

從“大”到“強”,職業教育如何走

   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據統計,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職業院校1.23萬所,年招生930.78萬人,在校生2680.21萬人,每年開展各類培訓上億人次。職業院校共開設近千個專業、近10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是教育領域名副其實的“半壁江山”。雖然體量龐大、發展速度驚人,然而,職業教育在整個社會領域的認同度仍然很低,面臨著如何從“大”做“強”的挑戰。筆者以為,職業教育必須改變“攤大餅”式的擴張,嚴格控制規模和數量,走“以質量為本”的內涵式發展軌道。職業教育從“大”向“強”邁進,可采取如下舉措:

一是走質量化道路。我國高職和中職院校在校園建設、辦學資金、教學實驗設備、師資儲存等方面長期滯后,即使發展到今天,不少學校依然處于“積弱積貧”的固化態勢。如果繼續過度追求規模和數量,就是有增長無發展,不僅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無助于提升自身的品牌和質量。所以,各地既要嚴格限制新增或改建高職、中職院校,嚴格限制新增專業,又要在穩定招生規模的前提下,適當減少招生數量。其中,尤其是要控制和逐步削減技術技能含量較低的人文社科類學校、專業和人數。

二是走集團化道路。集團化是我國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即通過自愿或行政主導等方式,將若干所高職、中職學校和相關企業組合成一個職業教育集團。集團化可以提高決策水平、統籌各校發展方向和思路;可以在重大項目上集中主要資源;可以建立更高平臺,引進和培養高水平的師資;可以整體提高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在生源市場上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尤其重要的是,有相關企業參與的職教集團能夠最大限度地推進校企合作、創新發展、產品研發等,從而實現各校、各企業多贏格局。

三是走國際化道路。從整體實力和水平看,我國職業教育與世界高水平的職業教育還有較大差距,需要主動“走出去”,學習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先進辦學理念和思想,做到“洋為中用”、不斷實踐;同時,還要“請進來”,聘請發達國家的知名職教專家前來傳經送寶,讓更多的領導和師生從中受益。

(作者胡解旺:嘉應學院發展規劃與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百家乐官网闲9点| 武清区| 财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洛阳市| 百家乐路珠多少钱| 百家乐官网群柏拉图软件| 博乐百家乐官网游戏| 在线百家乐作| 财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威尼斯人娱乐城可靠吗| 网上百家乐官网哪里| 定制百家乐桌垫| 百家乐官网赌场代理| 大发888娱乐城 真钱| 单机百家乐棋牌| 澳门百家乐官网官网站| 乌鲁木齐市| 威尼斯人娱乐城老品牌值得您信赖lm0| 瑞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bet365维护| 赌百家乐容易的原| 百家乐官网高级技巧| 金濠国际娱乐城| 电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博彩网百家乐官网中和局| 大发888心水论坛| 大赢家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户型风水不好害死人 24种破财户| 秭归县| 九游棋牌大厅| 百家乐规| 百家乐网真人真钱群| 百家乐官网如何赚钱洗码| 威尼斯人娱乐城客服| 噢门百家乐玩法| 八大胜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专业百家乐软件| 24山向吉凶详解视频| 澳门百家乐官网| 灵山县|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