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能夠取代教師嗎?
你擔心科技將會讓你丟掉工作?這種擔心不僅合乎常理而且還會與日俱增。近期,英國銀行首席經濟師Andy Haldane預計:英國將有1500萬人的工作面臨自動化。科技已經達到十分精密的程度,它不僅能夠進行手工勞動,還能夠勝任認知型工作,這使很一大部分工作崗位變得岌岌可危。駕駛、行政工作就屬于這些最危險的工種之一。然而,根據斯坦福大學對700多種工作進行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教育領域中,各種層次的教學工作都處在安全地帶。
然而,教育作為一種職業崗位這種明顯的安全性和在線課堂的繁榮并不一致。我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就可以看來自世界各地知名大學的演講,加入數以百萬注冊可汗學術課程的人中,觀看一門大型網絡公開課程——MOOC,或者通過Lynda網站或其它教育機構所提供的課程學習技能、變更行業。
許多課程都是免費的,但是那些需要認證的課程可能都需要付費。教育機構的要求很簡單:只需要一次性支付給教師費用,你就可以就給無數名學生講課,而且不用支付線下教學的其他雜費。學生上課時間靈活,能夠自己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上課。然而,這些在線課程的輟課率非常高,并沒有對我們所熟知的線下教育產生實質威脅。因為看上去學生仍是比較喜歡實景課堂。
那么,為什么不讓科技取代教室里的教師呢?為了弄明白教師行業為什么安全的原因,我們需要回答這兩個問題:教師每天都在干什么?科技的短板在哪里?
面向教師朋友的一項快速調查回答了第一個問題:教師給學生精神關懷、指導圣誕劇、接納并幫助弱勢學生,課間休息時監管學生,指導新教師,記錄學生出勤率以及行為表現,批改作業,準備校園演出節目,分配記事本、教具等教學資源,寫教學簡訊,組織校園游學,評估學生學業水平,接見家長,遵循政府預防指南鑒別潛在的恐怖分子,組織集會,復印無數文件,評價其他同行。這個列表并不完整,但是很多工作用某種科技就已經能完成。然而,如果你找一份容易、長期的工作,教師就不屬于這種工作了:幾乎三分之一的教師在五年內辭職。
在未來,正如其它行業一樣,教師的一些行政任務很有可能由技術進行。但實際教學又是什么情況呢?教學并不僅僅把你頭腦內的知識傳給被動的聽眾。教學是一種表演藝術,需要你了解教室內情況,然后再完成它。而這正是科技的不足之處。同理心是科技和自動化最難以達到的技術困難。
在課堂上,如果你講的知識學生難以理解,或者這些知識他們已經知道,再或者你教授知識點的方法不對,下面的孩子們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嗎?人類能夠根據一系列的語境線索判斷他人的情緒狀態并作出相應的反應。而科技檢測不出來情緒狀態,更不用說根據情緒相應地調整行為了。
科技另一個技術困難就是要思維敏捷,這個素質在教學中十分重要。學校中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也確實會出現問題:嘉賓演講取消了,教室的白板凍結了,校車晚點或者最最可怕的事情——復印機壞了。人們能夠快速應對,重新計劃以適應新的環境條件,但機器卻不能這樣?,F場臨時應變是教師的重要素質,并且很多人都首先把多樣性看成從事這一行業的要素之一。
我們雖然知道科技不能幫助學生和教師干哪些事情,但是我們還是有理由要對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抱有樂觀心態的。英國的教師經常抱怨行政工作量擾亂實際的教學工作,而科技可以大力協助教師搜集數據,騰出教師的時間,讓他們專注于更重要的工作上。在全球范圍內,科技有可能讓那些不能走進教室的學生學習。2015年英國國會利用Skype培訓利比亞教師;往后回顧到1999年,蘇伽特?米特拉通過向印度首都德里的貧民窟捐贈電腦,創建了簡易“Hole in the Wall”教室。
最好的教師會把科技當成教室中的學習擴展工具使用,希望他們將會理解智能科技在精簡行政工作中的益處。教室將會不斷地改變形狀,但我們可以放心地假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教師還會站在教室前臺授課。
(本文編譯者:大葉子 本網孫福萬綜合)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