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談黨史】百年傳承不忘初心 薪火相繼砥礪前行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100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誕生時的58名黨員,發展成為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最大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百年奮斗,百年征程,當之無愧是最勵志的創業故事。翻開這本創業史,每一頁每一行每個字都在告訴我們: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氣;百年奮斗不息,赤子之心未改,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起點,是一百年前的那艘嘉興紅船,她見證了中共一大的召開,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見證了一個偉大政黨的揚帆起航。“我們要認真回顧走過的路,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繼續走好前行的路。”學習黨史,既要追溯建黨的源頭,也要追溯思想的源頭,那就避不開“南陳北李相約建黨”這段佳話。
1919年6月,陳獨秀在北京前門散發《北京市民宣言》,遭到反動當局逮捕,迫于壓力,于9月16日保釋出獄,為了保護他的安全,李大釗挺身而出,決定護送他離開北京城。1920年2月,一輛騾車緩緩駛出北京城,車上兩人一副商人裝扮,就在這輛冰冷的騾車里,兩位思想家滿懷激情地討論著,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頭籌備黨組織。1920年8月,在陳獨秀的主持下,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同年10月,李大釗等人在北京成立共產黨早期組織。就這樣,從北大紅樓走出的兩位革命先鋒,以先覺者的睿智和膽識,擔負起改造中國的崇高使命,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實踐。
要更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覺醒年代》這部劇很值得推薦。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覺醒年代的百態人生,文化大師和熱血青年激情澎湃、燃燒理想的歲月,在一百年后的今天看來,也同樣熱血沸騰。
那段歷史,是“以青春的精神不斷改造自我,以青春的朝氣、青春的理想,喚醒百年沉睡的舊中國,建立青春之中華”的覺醒年代;那段純粹,是蔡元培三顧茅廬拜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的求賢若渴;那段豪情,是陳喬年寧死不跪,“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任披荊斬棘的幸福吧”的慷慨就義。沒有太多悲情色調,有的是一群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為了解救中華民族于苦難的目標而奮斗的青年。
“《覺醒年代》有續集嗎?”
“你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續集?!?/span>
這盛世,如你們所愿。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前進的必修課,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好的營養劑,是一塊堅硬的鋼鐵,更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我們定當握緊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