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陳華:隔離點上的消殺“勇士”
編者按:隨著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打響,越來越多的醫(yī)護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投入到一線,這個世界沒有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們不畏艱難,負重前行,不辭辛苦,護佑著我們。
他們是令人敬畏、令人感動、令人鼓舞的白衣戰(zhàn)士。他們是堅守在第一線的軍人、社區(qū)工作者、超市職員、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也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每一個為戰(zhàn)“疫”貢獻力量的人都不該被忘記,每一次為打贏戰(zhàn)“疫”而做出的犧牲都更應該被銘記。
在無數(shù)戰(zhàn)疫者中,我們國開學子也正在為抗擊疫情工作付出著自己的努力,涌現(xiàn)出一批典型人物,即便只是平凡的崗位,但那一個個默默付出的身影卻在不經(jīng)意間溫暖了許許多多跳動的心。他們腳踏實地的付出,值得我們獻上敬意,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細讀他們的故事。
“上午共清理消殺42間房!”
“下午清理消殺37間房!”
“1210房間供電線路修好了。”
“兩個房間門鎖已修好。”
這是2月19日,陳華在紐賓凱隔離點微信群里簡短的匯報,他的工作效率令隔離點每一位工作人員驚嘆,大家紛紛為他點贊。
陳華是工發(fā)投集團鑫中和公司生產(chǎn)部負責人,在紐賓凱隔離點負責送餐和消殺,已經(jīng)連續(xù)工作了18天。他也是武漢分部東西湖分校2018年秋季行政管理專科2班的在籍學員,抗疫情之余,還在堅持網(wǎng)絡學習。

隔離點啟動時,陳華和同事一起負責送餐,三個人第一次送早餐用了一個多小時。因為是第一次在污染區(qū)工作,心里多少有些害怕,他們把餐放在各房間門口就走,有些病人沒有及時取餐,最后吃到的是冷飯。第二餐,他就提議改變工作方法,一個人負責兩層樓的餐,到了房間門口敲門三聲,并大聲喊一聲“送餐啦”,等到病人答應了再去下一個房間。此后病人每餐都能吃到熱騰騰的飯。陳華說:“這幾天有些病人會主動站在門口迎接我們,沖著我們點個頭表示感謝,我們覺得很欣慰。”
隨著轉(zhuǎn)入醫(yī)院的病人增加,騰出來的房間需要消殺,陳華主動站了出來,成了專職消殺隊員。他入消殺組的第一天,發(fā)現(xiàn)指揮部準備的手動噴霧器很笨重,于是便聯(lián)系朋友自費買到一臺電動噴霧器捐給隔離點。新的工具使用起來輕松省力、消毒液噴灑均勻,效率大幅提升,陳華皺著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

隔離點共6層125個房間,其中房間面積4200㎡、公共區(qū)域1200㎡。患者住過的房間充滿病毒,而且如果消殺時間過長,會影響送餐、醫(yī)生查房等工作,為此陳華經(jīng)常將自己的工作時間調(diào)整到晚上10點以后。
2月19日是非常特殊的一天,這個存在了16天的疑似病人隔離點要改成發(fā)熱病人首診分流點,19日必須將百余名病人分流轉(zhuǎn)移,所有房間騰空消殺,為迎接新的發(fā)熱病人做準備。整整一天,各個崗位互相配合,大家的注意力不約而同地轉(zhuǎn)向陳華的消殺崗位,因為消殺工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一。消殺工作是一項體力活,也是一項特別需要細心的活,所有病人轉(zhuǎn)移后,要先進行一遍消殺,半小時后再將病人遺留的物品全部清理干凈,再進行一次消殺,一小時后通風,充分通風后的房間才能開始接收病人。
陳華沒有一絲猶豫,從上午接到通知就開始干活。天氣依然寒冷,他盡量把衣服穿得單薄一些,但不透氣的防護服和強大的體力消耗還是讓他里外的衣服都濕透了。汗水混雜著霧氣一次次模糊雙眼,他依然沒有停止工作。每騰出一間,他就盡快地消殺一間。他知道他的工作效率會影響整個隔離點的工作進展。
晚上,當他的工作告一段落,放下沉重的噴霧器,脫下防護服,他沒有叫一聲累,而是自豪地說:“我?guī)У耐降芤伯攷煾盗恕!痹瓉恚筒徒M今天換了新人李茂,他一直帶著的送餐員“小徒弟”張梓梁今天也當送餐組組長了。張梓梁一直學著他的樣子,提醒李茂怎么檢查防護服,如何提高消殺和送餐效率。張梓梁當上小組長,陳華由衷地為他驕傲。
陳華心細如發(fā)。在清理房間時,他有時發(fā)現(xiàn)一些病人個人用品遺留在客房,他便將病人的物品整理消毒后打包貼上標簽轉(zhuǎn)交給協(xié)調(diào)組,由他們通知家屬來領取。
隔離點性質(zhì)特殊,為了減少人員流動帶來感染可能性,隔離區(qū)只有送餐和消殺、醫(yī)務人員可以進出,因此送餐組和消殺組各位成員身兼數(shù)職,搭起了患者與家屬間的橋梁,兼職成為了特殊的“快遞員”,幫助他們傳遞CT片、藥品、生活日用品等。多技傍身的陳華不僅是“快遞員”,還憑借早年考得中級電工操作證的經(jīng)驗當起了臨時“電工”。2月13日,有兩個房間跳閘,電視和插座都不能用,房內(nèi)患者情緒變得很急躁。陳華和電工取得聯(lián)系,詳細了解清楚配電柜位置和線路分配走向后,幫忙排除了故障。房間很快恢復供電,患者連聲向他道謝,簡單的言語令陳華深感欣慰。“此刻自己的工作得到認可,突然感覺不到累了!祝愿所有病人早日康復!我們也好回家與親人團聚”。

陳華總是說自己只會做點粗活,其實不善言辭的陳華,有著非常細膩的心思。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參加疫情防控,近80歲的老母親被他接到家里來小住,而他自從到隔離點后,步行十幾分鐘能回的家,從未回過一次。“幸好兒子寒假在家,就讓他替我盡孝吧。”陳華不無遺憾地說。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寫道:疫情過后,一家人要一起好好吃一頓飯!
面對同事的鼓勵和關心,他淡淡說道:“我每天想的只有如何又好又快完成各項工作,為抗‘疫’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一路汗水一路歌,在抗疫中,陳華用堅韌、勇敢、智慧向我們展示了令人震撼的人格光輝,他讓我們相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是冰冷的,有這些勇敢的戰(zhàn)士們在一線,我們的未來必定春暖花開!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