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江俊程:一名普通黨員的抗疫二三事
編者按:隨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打響,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投入到一線,這個世界沒有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們不畏艱難,負重前行,不辭辛苦,護佑著我們。
他們是令人敬畏、令人感動、令人鼓舞的白衣戰士。他們是堅守在第一線的軍人、社區工作者、超市職員、環衛工人......他們也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每一個為戰“疫”貢獻力量的人都不該被忘記,每一次為打贏戰“疫”而做出的犧牲都更應該被銘記。
在無數戰疫者中,我們國開學子也正在為抗擊疫情工作付出著自己的努力,涌現出一批典型人物,即便只是平凡的崗位,但那一個個默默付出的身影卻在不經意間溫暖了許許多多跳動的心。他們腳踏實地的付出,值得我們獻上敬意,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細讀他們的故事。
剛剛過去的寒假,是江俊程調任湖南郴州電大后迎來的第一個寒假。在這之前,他曾經從事警察工作8年,在縣政府工作3年、政法委工作2年、鄉鎮工作5年。
以往,像他這樣基層一線的人民公仆是沒有寒假的。而如今,學校僅安排他正月初九值班,這還真讓他有點“不適應”。而這種“不適應”卻是他多年來堅持想在前、沖在前、干在前,踐行黨員“兩個絕對”宗旨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江俊程又沖在了最前面。
抗“疫”一線的急先鋒
江俊程早早就關注到了疫情動態。出于多年鄉鎮工作的經驗和思維慣性,他意識到這是場必須要做好充足準備的戰“疫”——組織要迅速開展防控措施,個人要迅速進入防控狀態。于是,他將工作中一身黑色筆挺的正裝穿戴整齊,戴好防護口罩,和桂陽志愿者頂著寒風走進了桂陽縣大街小巷,挨家挨戶走訪摸排疫情,登記在冊。忙忙碌碌中,江俊程竟然忘記了吃飯,敲開一戶人家的門,在了解相關情況后,主人好奇地打量著這位透著文人氣質且彬彬有禮、平易近人的工作人員,并笑著勸道:“我說這位同志,這個點還在排查,先回家吃口熱飯吧。”
“好的,打擾了。”待離開鄉親家,江俊程隨意找了個地方坐下,匆匆吃了幾口攜帶的方便面,繼續前往下一個走訪社區。
他警察出身,部隊鍛煉過,自嘲是個“粗人”,可一遇到給群眾辦事,人就溫和了。以往他風里來、雨里去的走訪,總免不了要婉拒鄉親們請進家門吃頓熱飯的熱忱。這次趕上特殊時期,如若有哪位鄉親邀約進屋喝口熱水,恐怕他還要焦急地向群眾科普疫情知識。
這個春節,江俊程只有除夕那天和父母團聚。
抗“疫”一線的勤務員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日常管理,學校黨委迅速出臺《應急預案》,要求后勤處確保足量的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品。大年初二,后勤主任李峰仍在想方設法采購配備,可沒曾想,大年初三一大早,他和值班同事一進校園就見到一個身穿正裝的熟悉的身影。
“俊程同志,你怎么一早就過來了?今天不是你值班呀!你這是從桂陽趕過來的?”
“李峰主任,40個防疫口罩,13瓶84消毒液。請您點點!”
李峰如獲至寶。在這樣的緊急時刻,別人總是在盡可能多的囤積口罩,可是江俊程竟然還捐贈口罩。前一天,江俊程在桂陽老家動員家人連夜籌集了這些防疫物品。
此后,他又主動攬下外地同事的值班工作。當同事問起為什么這么拼時,他說,“以前在政法、公安等基層工作,我覺得這個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我們黨員應該第一個站出來,沖到最前線。習近平總書記也說了,要全黨動員,支部就是一個堡壘,每個黨員就是一個戰士。我人雖在桂陽,但隨時待命。”
抗“疫”一線的排頭兵
大年初三,人們還在家中守望相助,江俊程再一次敏銳地察覺到疫情形勢的嚴峻性和持久性。他知道,接下來一個城市的生產生活如要恢復正常,必須要有人從舒適區走出來,參與到學校的值班值勤、城區的秩序維護和人員的排查等工作中去。他考慮再三,決定主動向學校黨委遞交請戰書,表明自己的決心和勇氣。
江俊程在《請戰書》中這樣寫道,“作為一名有著18年黨齡的共產黨員,我當義不容辭為組織分憂,為群眾解難。”“因為我曾經參加過‘非典 ’值勤管控,具有一定的處置突發事件經驗,為此本人敬重向校黨委組織請戰。上級部門若向電大等部門調集非醫務力量參與郴州區域秩序維護,我呈請第一個報名參戰。如果有外地同事因交通封鎖不能趕到值班,我除落實好本人值班工作外也服從單位領導安排代有困難的同事認真值班值守,努力為我們疫情防控工作盡綿薄之力。”
這封《請戰書》很快在郴州市教育系統流傳開來,它反映了郴州教育系統全體干部職工面對疫情的心聲,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的斗志。而他科學的研判也為本來一籌莫展的工作提供了思路。
2月6日,學校響應市委抗“疫”指揮部的號召,在工作微信群里發布了關于召集志愿者充實一線力量的通知,江俊程立刻響應報名,微信群很快被一段段主動請纓的對話刷屏。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普通教師紛紛響應申請參加王仙嶺社區疫情防控志愿隊伍,排班表很快排到了2月14日,就連無法參加志愿行動的教職員工也加入了采購雨衣、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的“后方”陣地中來… …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