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教師獲退役軍人雙創大賽精準扶貧賽項全國總冠軍
11月12日,由退役軍人事務部主辦的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在廣州落下帷幕,國家開放大學武漢分部創業學院教師佘有緣、余志雄《基于光伏+模式的大別山立體扶貧實踐》項目獲得精準扶貧賽項全國總冠軍。
“我是創業老兵,大學畢業沒多久就開始創業,也是許多創業大賽的‘千年老二’,參加的湖北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大賽等很多比賽成績都是全省第二,4年前便很少比賽了,這次參賽算是突破了自我。”佘有緣說,他高中時曾入伍服役,對軍隊有很深的感情,因為感動于本次大賽的主題“立創業創新潮頭展退役軍人風采”,他積極報名參賽。
說到精準扶貧,很多人都會想到經營合作社、生產特色農產品、做電商等項目,但佘有緣、余志雄的《基于光伏+模式的大別山立體扶貧實踐》項目不一樣,它將光伏電站建在貧困地區的未利用地、一般耕地(非基本農田)上,同時在光伏板下面經營種植養殖,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農民憑一份地甚至能賺到四份錢。
這四份收入分別是:將土地租賃給光伏電站的收入、為光伏電站提供運維服務的收入、在光伏板下養殖種植的收入、國家提供的光伏補助收入等。
佘有緣說,據實際數據統計,湖北浠水縣引進光伏電站后,187戶居民增收842萬元,電站周邊的1260戶居民也都受益,居民投入越多,收益越高。
佘有緣和余志雄將該項目總結為“漁光互補”“養光互補”“農光互補”的立體扶貧模式。該項目為當地帶來投資,增加就業,促進土地綜合利用,幫助農民長期增收。他們還拿出部分項目收益幫當地留守兒童建起了書屋。
這種新的立體扶貧模式已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佘有緣說,黃岡羅田縣就有意在133萬平方米土地上建設總裝機容量100兆瓦的光伏電站。
12日上午,佘有緣在廣州登臺領獎,他的學生在校觀看直播,為老師歡呼。
佘有緣去年來到武漢分部創業學院任教,指導學生團隊創業。今年,學院新招“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學生,他作為導師一員,負責指導“頂星辰組”的6名大一新生。
“佘老師獲獎,我們組的同學都覺得很光榮。老師創業和參賽的經驗,對我們想創業的學生來說是最好的教材。”“頂星辰組”組長鄭春燕笑著說。
佘有緣說,學生的關注促使他在參賽過程中精益求精,同事們幫忙摳細節,修改路演時用到的PPT、演講稿,讓他對獲勝更有把握。在比賽時,他除了做好參賽者,還當起了觀察者,從一名創業導師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能贏,我想還是天時地利人和,像我們組的其他項目基本都關注傳統農業,收益會因為天氣等因素出現波動。我們做的新能源產業扶貧,收益總體比較穩定,帶動面廣。這種差異化競爭的經驗完全可以運用到指導學生創業中去。”
武漢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創業老師來說,“成功創業”是其核心技能之一,創新學院大力鼓勵老師開展創業活動,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并將其作為培養“雙師型”創業老師的有效途徑。“所有老師都應在指導學生提升學科水平、職業技能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面向市場解決實際問題,將問題變成項目。這樣的研究對師生和社會都有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