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劉曉會:白衣丹心赴荊楚
編者按:隨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打響,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投入到一線,這個世界沒有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們不畏艱難,負重前行,不辭辛苦,護佑著我們。
他們是令人敬畏、令人感動、令人鼓舞的白衣戰士。他們是堅守在第一線的軍人、社區工作者、超市職員、環衛工人......他們也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每一個為戰“疫”貢獻力量的人都不該被忘記,每一次為打贏戰“疫”而做出的犧牲都更應該被銘記。
在無數戰疫者中,我們國開學子也正在為抗擊疫情工作付出著自己的努力,涌現出一批典型人物,即便只是平凡的崗位,但那一個個默默付出的身影卻在不經意間溫暖了許許多多跳動的心。他們腳踏實地的付出,值得我們獻上敬意,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細讀他們的故事。

“難忘今宵,這輩子估計都不會忘記今年的元宵佳節,我相信大家也都不會忘記。武漢加油!中國加油!”2月8日,身處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劉曉會在朋友圈里留言。從2月5日只身抵達武漢到現在,這個32歲的安陽姑娘正在用自己的力量為抗擊疫情添磚加瓦。
就讀于安陽電大開放教育2016年春季護理本科的劉曉會有豐富的護理經驗。她長期在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安陽市腫瘤醫院擔任手術室護士,有在三甲醫院工作14年的經歷,曾被單位評為優秀中青年干部后備護士長,是黨支部青年委員和安陽市優秀志愿者。
劉曉會不久前收到了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的護理碩士錄取通知書,即將赴澳留學。當她從新聞中看到,這次疫情最為嚴峻的武漢感染人數不斷增加、醫療資源緊張、醫護人員緊缺……本該在家準備留學事宜的劉曉會義無反顧地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參加了由共青團武漢市武昌區委員會組織的全國招募志愿者活動。
2月3日,她收到申請志愿者成功通知書。2月5日15時51分,她到達武漢。把行李放在賓館,僅僅1個小時后,她就在湖北大中中醫院病房開始了自己的工作。“5日晚10點結束第一天的工作,第二天早上8點到第三天上午10點值班26個小時,長時間戴手套,我的手指頭都泡脫皮了。”劉曉會介紹,由于護士緊缺,一個病區只有一個護士,她不僅要承擔病人的護理工作,還要打掃病區衛生,為病人檢查和送飯、打水,甚至在醫療器械緊缺或者壞了時要想辦法做簡易處理。由于長時間戴著口罩、帽子和護目鏡,她的鼻梁磨破了,額頭上也是一道深深的紅印,但是這些并沒有擋住她的赤子丹心。第二天,她就貼上創可貼“再戰”。
“剛來時物資緊缺,為了節省防護服,大家都不敢上廁所。現在好多了,全國都在支援武漢。”劉曉會說,“我代表我們的‘扁粉菜’和‘筲灌腸’,希望‘熱干面’盡快好起來!”
俏皮、陽光的劉曉會得到很多陌生人和病患的關懷。一名陌生的武漢人知道她是單槍匹馬來支援的護士后給她送來口罩;同事在能夠吃飯前提前給她熱好飯;她照顧的病人康復出院,護理的27個病人次日檢查時一切正常……這些“小確幸”,讓劉曉會的朋友圈散發著積極樂觀的正能量,每天的更新也讓身在安陽的親友安心。
“我申請當志愿者,爸爸和媽媽開始時都不同意。爸爸因為擔心我,兩天都沒吃下飯。”劉曉會的父母對女兒的安危十分揪心。
劉曉會說:“我只有下了班才有時間拿出手機看大家的留言。有一天,武漢下著雨,我步行去醫院,路上都沒幾個人,我突然有感悟:以后再也不抱怨堵車了,因為那是繁華大道;以后再也不嫌人山人海了,因為那才是國泰民安。”每次下夜班前,她都把自己負責的病區打掃得干干凈凈、地拖得亮亮堂堂,因為“自己看著舒服,別人看著也舒服”。
“活,就要活出人生的寬度;活,就要活出人生的精彩;活,就要活出人生最真實的自我。”她在朋友圈這樣寫道。作為一名護士、一名黨員,劉曉會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向我們闡釋了醫者救死扶傷、敬佑生命、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