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任達國:退伍老兵從容戰“疫”
編者按:隨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打響,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投入到一線,這個世界沒有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們不畏艱難,負重前行,不辭辛苦,護佑著我們。
他們是令人敬畏、令人感動、令人鼓舞的白衣戰士。他們是堅守在第一線的軍人、社區工作者、超市職員、環衛工人......他們也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每一個為戰“疫”貢獻力量的人都不該被忘記,每一次為打贏戰“疫”而做出的犧牲都更應該被銘記。
在無數戰疫者中,我們國開學子也正在為抗擊疫情工作付出著自己的努力,涌現出一批典型人物,即便只是平凡的崗位,但那一個個默默付出的身影卻在不經意間溫暖了許許多多跳動的心。他們腳踏實地的付出,值得我們獻上敬意,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細讀他們的故事。
少出門,特殊時期莫亂走;
勤洗手,病毒通通都趕走。
多通風,室內空氣要流通;
不聚集,宅家就是做貢獻。
任達國拿著小喇叭,在各個小區里喊著,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自疫情發生以來,他每天帶領社區干部挨家挨戶走訪宣傳和排查,提醒大家做好自我防護和摸排返鄉人員信息成了當前的重點工作。
主動請戰,他退伍不褪色
43歲的任達國是國家開放大學“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貴州印江電大2017秋茶葉專科學員。退伍軍人的他同時也是街道民兵應急分隊隊員、城南社區主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后,本來已經回老家過年的任達國,在黨工委、辦事處的號召下,毅然舍小家、顧大家,從與家人歡慶余年的喜悅中奔赴戰“疫”一線,帶領社區干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用行動踐行了“若有戰、召必回”的軍人承諾。

任達國(左二)在防疫執勤卡點執勤
疫情防控,他變身突擊員
城南社區是峨嶺街道主城區,有小區樓宇共27個,3萬余人,人口密度大,返鄉人員多,人員密集場所多,導致整個社區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難度增加。面對這些困難,作為社區主任的任達國沒有怯戰。在街道領完任務后,他立即組織社區干部、網格員、社區黨員,與街道干部一道深入小區樓棟挨家挨戶排查返鄉人員情況并登記在案,確保每個小區樓棟每戶人口全部管控到位,做到全覆蓋、無死角、無遺漏。在宣傳上,他利用小喇叭、貼宣傳標語、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等,讓社區群眾知曉疫情、了解疫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任達國(左二)在宣傳防疫知識
踐行初心,他爭當先鋒員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有著13年黨齡的任達國,始終保持初心、認真踐行使命,用堅守保護群眾的健康和安全,用敬業詮釋對黨的絕對忠誠。
“喂,劉某某是否是社區居民,是否一直在印江生活?請你核實一下,是否放行。”這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楊秀珍接到全縣交通管理組高速值勤人員信息后,與任達國的通話。
“好的,我馬上去核實。”任達國的回答干脆利落,猶如他的工作作風。這樣的電話,任達國每天會接到很多個,但回答都是一樣干脆,信息核實都是一樣快速有力,為全面落實好“外防輸入”做出了積極貢獻。
同時,按照街道重點人員“社會包保責任人+醫務人員隨訪”“雙包保”制度安排,任達國有5名包保對象,他每天都會采用微信聯系、入戶走訪等方式,全面做好包保對象的管控工作,精準掌握重點人員情況,確保“內防”不留死角。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