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放大學正式揭牌成立
11月27日,浙江開放大學揭牌儀式舉行。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蔡秀軍,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國家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荊德剛,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丁天樂,浙江省委第四巡視組副組長王正林等出席揭牌儀式。儀式由校長、黨委副書記葉宏主持。
揭牌儀式上宣讀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更名為浙江開放大學的批復》。蔡秀軍和陳子季共同為浙江開放大學揭牌。
校黨委書記徐公芳代表學校致辭。他指出,多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廳的領導和支持下,學校在開放大學浙江模式的實踐和探索中,交出了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高分答卷”,擁有了為全省人民終身學習提供更加優質多元教育服務的堅實基礎和更強能力。他表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全力以赴把新的使命履行好,將新的牌子擦亮,讓更多的人了解開放大學,讓更多的人參與終身學習,讓學習真正成就美好。他強調,學校將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對標對表“重要窗口”、聚焦聚力“綜改方案”,找準新方位,更加便捷、多元、高效地將教育送給需要的人,在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培育新時代工匠中發揮更大作用。
陳子季指出,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轉型為浙江開放大學是浙江“窗口建設”的重要成果,是開放大學“浙江樣本”的重要體現。《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的開放大學提出了新定位、新目標、新要求,使廣播電視大學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一個新的成長周期。他希望開放大學要與時俱進,積極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新精神新要求,謀大局、開新局,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堅強保證。要著眼大局,有力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在確保和不斷提升學歷教育質量的同時,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不斷拓展和提升開放大學的社會服務功能。要特色發展,落實落細改革要求,加速完成各項改革任務,走好內涵發展道路,全面提升辦學質量。
荊德剛指出,浙江廣播電視大學41年的辦學歷程,解決了兩代人的學歷補償問題,開發了浙江省改革開放所需的人力資源,探索了終身教育的浙江模式,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他強調,學校更名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從以量圖大向以質圖強轉型,從學歷補償向知識補償轉型,從文憑提高向技能提升轉型,從線上為主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轉型。他希望浙江開放大學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創造更多的經驗,為全國開放大學的轉型提供借鑒。同時,按照教育部建好“終身教育的主要平臺、在線教育的主要平臺、靈活教育的平臺、對外合作的平臺”的要求,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攻堅克難,加快轉型發展,為構建服務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做出應有的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丁天樂表示,浙江開放大學揭牌是學校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幸事、好事,標志著廣播電視大學轉型升級和開放大學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他希望浙江開放大學提高站位,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對標對表浙江“重要窗口”建設,扎實穩妥推進綜合改革,辦出新特色。他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把浙江開放大學建設成為服務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新型高等學校,建設成為高質量的人民群眾身邊的大學,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為實現“兩個高水平”,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浙江開放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79年的浙江廣播電視大學。40多年來,學校始終堅守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視為生命線,以服務學生為宗旨,以系統聯動為基礎,以網絡育人為主抓手,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探索形成了具有鮮明浙江特色的開放大學育人模式,累計培養各類學歷教育畢業生88萬余人,為浙江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行業企業改革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的實用人才。
更名后的浙江開放大學隸屬關系、管理體制以及原有的學歷、非學歷教育辦學權等保持不變。學校將以此次更名為契機,圍繞國家發展戰略,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能力,提高辦學質量效益,加快轉型發展,建設以促進終身學習為使命、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互聯網+”為特征的新型高等學校,在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培育新時代工匠中發揮更大作用。
國家開放大學相關領導,全國各省級開放大學(廣播電視大學)、行業學院領導,全省各市縣電大、行業辦學單位領導,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離退休老領導代表、師生代表等參加揭牌儀式。本次揭牌儀式通過直播系統進行在線直播,系統師生校友通過收看直播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